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整版刊发了关于瑞安市托管服务的专题报道——《走出区域托管服务的“第三条道路”——瑞安市区域托管服务模式创新纪实》。
文章从“在托管服务这一民生问题上政府部门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如何避免放学后托管成为变相增负的温床?”、“如何确保放学后托管服务的安全与质量”三个关键点,全面论述了瑞安市托管服务的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阎亚军副教授点评瑞安市政府部门委托城市学院成立课后托管服务中心为本地区学生提供托管服务,是政府部门职能实现方式的一种创新之举。
据悉,自2014年开始,瑞安市把“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并此项工作交给瑞安城市学院予以协调落实推进。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形成了“政府主导搭台、教育局主管推进、城市学院主办协调、社区教育托管服务中心统筹管理、学校工作站实践推进、家长参与助力、社会监督补充”的有效服务模式,托管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托管学生数达75994人,参与托管教师达6414人参与托管学校104所,托管率达78.71%,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浙江教育报、温州晚报等省、市媒体都曾先后予以报道。